體化法師甘露法語
祖庭福慧寺穢跡金剛實修法要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摩尼佛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法無邪正,心有邪正,若不知道修行的方法,很容易把持咒修成外道。我們今天要告訴各位,正法要怎麼修行。
穢跡金剛咒,顧名思義就是身口意三輪體空。祖師們因為根器利,容易悟入三輪體空法理,進而依循實修實證。但我們人道的大部分眾生都只是中上根器者,上上根的比較少了,所以我們修行的時候要先了解自己。
(三障)
我們到這個世間是苦樂參半,雖具足能修行的功德,不過相對的有見障、惑障,煩惱障,無明障,五蘊熾盛障等障礙。五蘊熾盛就是五蘊(色受想行識)旺盛,每天思想都不一樣,今天想這個,明天想那個,現在想好了明天又改變了,這個熾盛也是在困擾我們。所以迴向偈內容:願消三障諸煩惱,其三障是煩惱障,業障,報障。
(三功德)
我們身為人身有三障,但障礙的同時也具足三種功德。第一種功德是陰德:做善事不欲人知;第二種是福德:如供養三寶,修福修慧;第三種是功德:是我們的佛性,也就是我們的自性,這個是我們的基礎功德,我們修行就是在啟發功德的智慧。所以當障礙來時就好像一片烏雲把你的智慧遮住了,我們持咒以後,就慢慢的瞭解到這個眾生本具的功德智慧。所以我們要修福修慧,就是這個道理。
(天台宗空、假、中三觀)
在我們瞭解身為人的條件後開始來修行,持咒、禪坐、誦經或是拜懺,原則上都沒有離開身口意的運作。我們講身口意,就要了解三輪體空。什麼是三輪體空?你要瞭解天台的「空、假、中」。「空」,觀的時候,「假」,萬法都是假的,所以看自己這個身體,五蘊也是假的,那萬法也是假的,「中」,就是空跟假全部都在裡面了,叫中觀。如《法華經》所說,性相一如,空有不二,心性一如。
當你看到一個東西的時候,如何空觀呢?什麼是中觀呢?上次我問行者說,你看一個東西時你看到什麼?他只講一個東西,他沒有講到空性。
那很重要的,當我們置心一處,持咒唸佛就是中觀(中道實相觀)。什麼是中道實相觀?我空 法空 空亦空,如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能念的心,所念的佛號。「能所泯滅」證清淨法身。就是中道實相觀。
我們的真心是「無為法」,「空」:是當下觀的時候,「假」:知道我的身心是假的,萬法是假的。「中」:觀的時候,假跟空都在裡面。所以我們持咒念佛的時候,即是自性起作用,此是「真空妙有」,妙有不有,真空不空。一切見聞覺知,皆是真空妙有。經云:「離一切相,行一切善,即得阿耨多羅三菩提,圓滿佛果。」
那什麼是「我空」?非相,無我相是為「我空」。因為我們的這個色身是從無相來的,萬法是從無相生出來的。你看到師父的時候,有沒有看到空性?一定有,你觀我的時候一定看到(空性)。所以《華嚴經》的金獅子篇裡面,賢首國師問武則天,這個獅子是金子做的,那金子能不能做其他的東西?都可以啊。意思就是,萬法是從我們的無相,我空而來,那個才是「我的真心」。
(華嚴宗 法界觀門)
《華嚴經》「法界觀」總括有真空絕相觀,理事無礙觀,週遍含容觀。所謂「法界觀」,你要用「法界心」來觀自己,不能以假有的這個「我」來觀萬法,這就是《金剛經》所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所以非相即是無我相,就是本自具足的自性。
「真空絕相觀」是無念,無相,無住。
「理事無礙觀」是自性起作用,生出萬法皆是理事無礙。真空妙有。
「週遍含容觀」,這個是重點,你看到空跟有都在自性裡面。持咒唸佛也是週遍含容觀,這個就是我們的本心。所謂置心一處,我們在打坐的時候,呼吸來來去去的時候也是置心一處,跟持咒念佛是相同的道理。我們持咒,誦經,念佛就是在顯示它的實相,這個叫我空 法空 空亦空,這叫無為法。也是「無生法忍」。若把無為法修成有為法,那變成外道了。
我們的四大身體是從哪裡來?從「自性,無我相」來的,我空就是無我相,所以我們在觀的時候,要用法界心來觀,萬法都是法界性。什麼是「法界性」?空性不可得,叫法界性。每一個法都是唯心所造,從我這個「空性,無相」來的,所以說心包太虛。
修行,一定要這樣觀修,以前的祖師都是吃苦磨練,你看祖師們的境界,不管眾生對不對,祖師都是低調、慈悲隨順眾生,這個才是真修行。你一定要修福修慧,不要跟眾生計較,消了業,師父講法的時候才聽得懂。現在聽不懂沒關係,繼續再修,要持續精進,繼續持咒,一定要福慧雙修,不要怕煩,沒有吃苦,沒有修福修慧,善知識教你,你也是沒辦法了解。
華嚴宗的「法界觀」跟天台宗的「空假中」有異曲同工之妙,道理是相同的。當你看一個東西時,你觀到自性空性,這個就是你的真心,一切萬法都在我們法界觀裡面。
舉例,師父手拿寶特瓶,這時你看到什麼?你有沒有看到空性?「空,有」同時看到啊!萬法是自性所顯發,當你觀(看)物時,「空,有」同時俱存,「有」是自性所顯發,「空」就是你的真心本性,這叫「無我」。但你也不能說那個是我,那是無我相喔,那個是真心的,真正修行是這樣,借假修真。
(菩薩與聲聞·緣覺)
菩薩與聲聞緣覺不同的是,聲聞緣覺他證到非相,無我相,卻有分別,法執心,知道一切相會障礙他,不跟它執著計較,要遠離一切相,達我空無我,成就有餘涅槃。
那菩薩呢?菩薩就不一樣了,妙有不有,真空不空,我空 法空 空亦空,菩薩不怕這些萬法,不怕眾生,隨緣妙用,威儀有則,柔和直質,代眾生苦。
(修行要點)
《楞嚴經》中,佛陀說眾生不知道我們有兩個心,一個是攀緣心,一個是涅槃無為心。修行都用錯心,都是用攀緣心在修行,盲修瞎煉,看你要修到哪時候呢?
攀緣心是什麼?生活中看到的一切萬法都是攀緣心,今天欲求這個、明天想要那個,不是真心。攀緣心,沙非飯本,意思是說你煮沙沒辦法成飯。
應該用什麼心修行呢?涅盤無為心、真心、慈悲心來修行。轉換攀緣心為妙有,讓我離相行善。眾生因緣來到這個世間,就是要修行,成就佛道,妙用但不執著。例如定課,是為了智慧的啟發,將攀緣心轉換為涅槃無為心,若你執著今天持咒多少遍,念經拜佛次數多寡,這又是攀緣心了,所以當你「觀」的時候,真心顯現(真空妙有)非常重要。
因為今天有一個行者,他持誦穢跡金剛咒兩百萬遍了,我也希望在這百萬遍裡面,修行不能有差錯,把它修成有為法就變成外道了。我們是修無為法,所以金剛經曰,「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所以天台宗「空假中」三觀我們要徹底了解,先清楚什麼是「中道實相觀」,持咒念佛誦經,置心一處,就是中道實相觀。
你要用「法界空觀的心」來看自己,再看萬法,你不要用自己來看法界;當你用法界空觀的心來看自己,就知道四大身體為假有,我就是理事無礙,如《金剛經》所說,「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每天觀自在。《心經》曰「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心經》的重點是「照見五蘊皆空」,假有的,四大假合的身體是你的工具,要照見五蘊皆空才有辦法修行。真的開智慧,看東西的時候能觀自性空,自性空才是我的真心,無我相,如如不動的那個就是本來的面目,我空,無我。
二乘聖人因怕眾生障礙,故要遠離眾生,但菩薩不一樣,菩薩是妙用,我空法空,不離萬法,萬法是妙有,都是從我心自性所顯現,看到別人也是菩薩!別人,那個就是我啊!
《阿含經》云,「見法即見心,見心即見性,見性即見佛」所以眾生都是菩薩心裡的菩薩。所以我們看到釋迦摩尼佛,看到佛菩薩的時候都會恭敬頂禮,因為我們是釋迦摩尼佛的法身裡面的眾生。所以菩薩念佛,他是代替我們念佛,迴向是幫助我們迴向,讓我們善根增長。以前有人問說,菩薩為何手拿念珠?因為菩薩拿念珠唸觀世音菩薩,唸地藏王菩薩,是替眾生念,不是替自己念,菩薩是幫眾生修行。同樣的,我們也必須念佛,唸觀世音菩薩,唸地藏王菩薩,這才能接收菩薩的慈悲心,菩薩的能量。所以,佛菩薩有沒有幫你們修行?有啊!祖師有沒有幫你們修行?有啊!所以你們不能謗祖師啊,要尊重師長,你不知道師長的程度,話不能隨便亂講,那就遭殃了。
今天我們講的重點,萬法皆無離開身口意三輪體空的作用。有智慧的行者,通達一切萬法無我,站在法界心來看自己、看眾生、看萬法,置心一處,我空法空空亦空,這樣持咒念佛就不會偏頗,這樣的修行就能非常自在。當你修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你就是阿彌陀佛,你就解脫了。
還沒有到這個程度的人,我們應該鼓勵他,我們不要嫌棄眾生,眾生就是我們法身裡面的眾生,不管怎麼樣,他今天到三寶地來,可能會有一些障礙,講話、甚至於很多方面都不如法,沒關係,我們不要跟他爭執、默默的開導他,他有因緣來,就是緣起,我們要隨順眾生,尊重眾生也就是尊重緣起。
緣起性空,「性空」就是我們的真心,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是假的,掃一切相,理事無礙。我們思維了解自性空的法意,就能通達一切萬法無我,真正的行者是這樣修行的。
若於非懂似懂時,就老實修行,置心一處,持咒念佛誦經,待反璞歸真,恢復本來的面目~一真法界。
穢跡金剛本尊慈悲,祖師慈悲,加持加被,讓大家能開智慧,祝大家早日成就佛道。
阿彌陀佛
體化 合十
2024/4/6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