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福慧寺法脈傳承
靈山福慧寺
福慧寺
法脈為佛教賢首宗兼慈恩宗(法源為北京崇壽寺岫明老和尚)
曹洞宗傍支賈菩薩派(法源為天津東南城角清修院清池法師)
以及唐密北京派穢跡金剛法
慧三祖師於民國三十七年十一月搭郵輪來臺
四十四年興建福慧寺道場
四十五年五月遷入住持佛法
為福慧寺開山祖師第一代住持
第十六世
南山真萃法師
第十五世
珍林慧瓊法師
第十四世
方山元介法師
第十三世
竹坡普悟法師
第十二世
本覺悟心法師
第十一世
第十世
第九世
第八世
第七世
第六世
第五世
第四世
玉峰師會法師
道鳴妙觀法師
神鑒希冲法師
柏長清源法師
長水子璿法師
不計此師 故缺一代
圓顯法現法師
開明普朗法師
妙圓傳奧法師
圭峰宗密大師
華嚴五祖
賢首宗第三世
清涼澄觀國師
華嚴四祖
賢首宗第二世
賢首法藏國師
華嚴三祖
賢首宗第一世
雲華智儼和尚
華嚴二祖
帝心杜順和尚
華嚴初祖
三十二世至三十六世
年代久遠 無從考察
第二十八世
心珠海貴法師
第二十七世
樂修慧善法師
第二十六世
御生明善法師
第二十五世
高原明昱法師
第二十四世
汾陽清遠法師
第二十三世
虎丘清公法師
第二十二世
南中定興法師
第二十一世
石庵德㺿法師
第二十世
玉峰永琮法師
【賢首兼慈恩宗】 高原法系 宗譜
第十七世
獨芳蘭公法師
第十八世
德巖淨行法師
第二十九世
若水超善法師
第十九世
能仁一清法師
第三十世
北京廣善寺開法第一代
懷一慶餘法師
第三十一世
北京廣善寺開法第二代
復初法師
第三十七世
北京廣善寺開法第八代
達遠法師
第三十八世
北京廣善寺開法第九代
悟玢寶山法師
第三十九世
北京廣善寺開法第十代
靈巖鷲峯法師
第四十世
樹林福慧寺第一代
北京廣善寺開法第十一代
慧三思元法師
第四十一世
樹林福慧寺第二代
欽因敬緣法師
第四十二世
樹林福慧寺第三代
體化性果法師
文殊闡法性,馬鳴龍樹繼其蹤。彌勒演法相,天親無著踵其跡。迨至我國大唐貞觀年間,杜順和尚閱《華嚴經》得道,著法界觀門,專弘華嚴以授雲華智儼,智儼傳賢首法藏,以師為本宗鼻祖,故為賢首第一世。
賢首傳清涼澄觀為賢首第二世。
澄觀傳圭峰宗密為賢首第三世。
乃至第二十五世高原明昱法師,並兼慈恩宗法系。 爾後的法脈皆以「賢首兼慈恩宗」代代相傳。
第二十六世御生明善;
第二十七世樂修慧善;
第二十八世心珠海貴;
第二十九世若水超善法師,欽命北京廣通寺住持兼拈花寺法席,乃雍正皇帝摯友,亦是乾隆太子之師。
傳法懷一慶餘法師為賢首宗第三十世,即北京廣善寺開法第一代。
第三十一世復初法師為廣善寺第二代也,至第三十七世達遠法師為廣善寺第八代。
第三十八世悟玢寶山法師為廣善寺第九代。
第三十九世靈巖鷲峯法師為廣善寺第十代。
第四十世慧三思元法師為廣善寺第十一代。
至三十七年五月二十日退座,將住持一職交與法徒常禮納寬法師接任,是為賢首宗四十一世,廣善寺第十二代。
慧三祖師於民國三十七年十一月搭郵輪來臺,四十四年興建福慧寺道場,四十五年五月遷入,住持佛法,為福慧寺開山祖師第一代住持。
慧三祖師傳法與欽因敬緣法師,是為賢首兼慈恩宗第四十一世,福慧寺第二代住持。 體化性果法師為賢首兼慈恩宗第四十二世,福慧寺第三代住持。
福慧寺
傳承世系簡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北京廣善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臺灣樹林福慧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