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標頭圖-04_edited.webp

體化法師甘露法語

轉識成智

《佛地經論・卷第三卷》云:爾時,世尊告妙生菩薩:「妙生當知,有五種法、攝大覺地。何等為五?所謂清淨法界,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

 

識的體性可分為四大類:

前五識即:眼、耳、鼻、舌、身識,依於有情的五根所對應的五塵,僅能明了現實境界。

第六識又名「意識」,以意根和法塵為緣才能生起意識,是依眾緣而起之法,產生我、法分別二執。

第七識又名「意根,末那識」,為意識之根,末恆常執,故名意根。

第八識又名「如來藏,阿賴耶識」,為真,妄和合,是貯藏一切染淨法的種子,亦為眾生流轉生死之本源。

 

轉識成智是轉有漏的八識而成無漏的四智。六七因上轉,五八果上圓,轉第六識成「妙觀察智」,轉第七識成「平等性智」,轉前五識為「成所做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

 

清淨法界為真如的異名,而其他四智即是正智,故大覺者需俱真如和正智。修行是從第七意識『意根』著手。持咒、念佛、誦經即是“破識顯根”,能念的心,所念的法,理事通達,能所不二,明心見性,恢復本來的清淨心體,故說意根「第七意識」是修行的樞紐開關。

 

凡夫因一念無明,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修行是為了徹悟佛性(法身慧命)本自清淨,但因意識心的貪欲,人、我、事物的欲望,執取不捨,故無明煩惱不斷。若能識得真如本心,隨時檢視自己起心動念,有過則懺悔,無過慎防懈怠,如此必能心得自在,入於覺道之解脫利樂。

bottom of page